屬於千禧世代的你,其實並不孤單,中國人壽早已做好萬全準備,隨時接住你的目標和需求,並希望能夠陪伴著你們一起實現這些夢想,你的願望,我來陪練。
直接忽略九成的反對民意,而要硬推支持度僅有2%、6%的「統一安排」和「一國兩制」,這不僅完全沒有「民主」可言,更毫無正當性基礎。先不論涉及政治議題談判本就該是「政府對政府」才算數,而且台灣法律也明文規定「主權國家地位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毀棄或變更,不得作為政治議題談判及協議之項目」(這也是國民黨企圖廢「國安五法」的可能目標)。
號稱「民主國家」的中國,要蓋大規模集中「再教育營」時根本不用經過維吾爾人等新疆少數民族同意。對中共來說,費這麼多力氣「上賓款待」這些在野黨政治人物的動機,顯然不是只為「交個朋友」。隨著前總統馬英九訪中並獲得習近平接見的機會,國民黨高層的「返鄉認祖之旅」如雨後春筍。你大概也可以預見,為什麼像傅崐萁這樣具有「國會第一大黨黨鞭」並將「率領大批國會議員」訪中的事件,可以作為中共如何的「大外宣」間接題材,以及對國際社會釋放出多少錯誤訊息。要通過「港版國安法」和「23條立法」時,即使曾經有兩百萬港人上街抗議仍可以從北京直接「遠端遙控」通過。
以今年4月份的最新民調舉例,贊同「維持現狀」者高達88.8%,而支持「儘快統一」者僅有2.2%。甚至可能不僅是要「統戰」而已,而是要推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口中的「民主協商」。習近平強調,要堅持把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」作為主攻方向,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,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。
完善沿邊地區各類產業園區、邊境經濟合作區、跨境經濟合作區布局,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。習近平談「西部大開發」,仍強調宗教中國化及「楓橋經驗」 (中央社)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(23)日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說,西部地區在全國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」中舉足輕重,要一以貫之抓好中共中央推動「西部大開發」政策舉措貫徹落實,進一步形成「大保護、大開放、高質量」發展新格局。他強調,要堅持鑄牢「中華民族共同體」意識,確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。而中歐班列是往來於中國、中亞、俄羅斯、歐洲之間的長途貨運列車,被中國視為其「一帶一路」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習近平赴重慶視察,參訪跨國長途貨運列車始發站 (中央社)《新華社》報導,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2至23日前往重慶市視察,其中參訪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,當地是中歐班列、「西部陸海新通道」鐵海聯運班列等跨國長途貨運列車的始發站。習近平指出,要堅持「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」,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準。
據報導,與會的中國國家發改革主任鄭柵潔及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、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、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先後發言,就推動「西部大開發」匯報工作情況,並提出意見建議。把旅遊等服務業打造成區域支柱產業。他說,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,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,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。促進中央企業與西部地區融合發展。
加強管網互聯互通,提升「西電東送」能力。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,培育一批「農業強縣、工業大縣、旅遊名縣」,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,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進程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,堅持「我國宗教中國化」方向,持續治理非法宗教活動。習近平提到,西部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治理體系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「楓橋經驗」,實現掃黑除惡常態化,保持「基層穩定、群眾平安」。
並大力推進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」建設,積極培育城市群,發展壯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堅持和發展新時代「楓橋經驗」,保持「基層穩定、群眾平安」她說:「他(父親)告訴我,接下來50年對台灣非常關鍵。
她為曾祖父出傳,「我不希望他的故事被遺忘」。之後她與抗議的西藏女學生在場外,還被一名中國男學生跟蹤大約一個路口的距離。而用她熟悉的英文出版,可讓更多像她一樣的台裔美國人了解,這也很重要。場外也有數十名學生聚集抗議,全場干擾演講進行。謝鋒演講中,他們輪番站起來譴責中國在西藏、維吾爾族、香港迫害人權的作為,讓演說拖延45分鐘。後續3名抗議者則是被安全人員帶出會場。
高中出曾祖父英文傳記,不想故事被遺忘 施江南是彰化鹿港人,1902年出生,日治時期赴日攻讀醫學,是第二位獲得京都帝大博士的台灣人,返台後曾任教,並在台北創立四方醫院,不僅在醫學領域有成就,也頗負社會聲望。」 「儘管有這些令人擔心的不確定感,我還是對轉系的決定很有信心,我的職涯就是要為台灣做事」,吳亭樺說。
男子遭網友起底是「哈佛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」(Harvard CSSA)的共同主席鄒宏基。吳亭樺說,很不幸的,很多228受難者的故事還不為人知。
轉系得要面對「很不確定」的未來,也令她恐懼。根據現場的影片,吳亭樺首先起身向謝鋒喊話後,一名男子快步向前,把她強拉出會場。
吳亭樺說,他們曾預想過在場內抗議會被安全人員帶出場,他們也會配合。吳亭樺與3名「抵抗中共學生聯盟」的成員進入會場。抗議謝鋒演講,沒預期到被同學拉出去 吳亭樺去(2023)年12月和來自台灣、西藏、新疆維吾爾族、香港、中國等地學生組織「抵抗中共學生聯盟」(Coalition of Students Resisting the CCP),目標是希望透過學術交流討論(Research)、揭露中共統治真相(Restore)、動員學生抵抗反對中國威權體制(Resist)等3種策略,促進跨領域運動的團結,達成集體解放自由。吳亭樺說,她成長過程一直有很強的台灣認同,可以說是「不容妥協」的核心價值,小時候只是接受自己的樣子,直到學習228事件、白色恐怖的歷史,才開始了解她和她的家人為何會對台灣認同有這麼強烈的感受。
台裔生吳亭樺是抗議發起人之一,她從小想當醫生,如願錄取哈佛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,卻因研究曾祖父在228事件受難的震撼,讓她強烈感受保護台灣民主的重要,快唸完大一時毅然轉系,主修經濟系、副修政府學系。吳亭樺說,進到場內抗議的目地,是為了不讓謝鋒在這個舞台上盡說些天大的謊言,謝鋒代表一個遂行種族滅絕、摧毀香港自由社會的中國政府,他在做的事是推進中國政府的議程。
228事件時,他從醫院被軍人帶走,不幸遇害。這時父親的一番話讓她勇往直前。
「很高興我們的聲音被聽到了」吳亭樺說。她22日接受《中央社》視訊訪問時說,她從幼稚園寫日記的志願就是當醫生,大一時在關注亞太區域安全的智庫實習,加深她認識中國的威脅及台灣在政治、經濟、國際關係各方面面臨的挑戰,讓她認真思考轉系的問題。
跨領域運動學習成長,思考台灣創新未來 吳亭樺說,她很幸運在波士頓唸書,波士頓有很多跨領域運動的倡議者,她在這認識來自西藏、香港、維吾爾族的同學,討論如何能不再只是出席聲援對方的活動而已,而是整合彼此力量,「將跨領域運動與團結提升到新層次」。在夏威夷出生、長大的吳亭樺說,小時候父母會向他們解釋台灣史,每年2月28日爸媽也都會說「28日是228」,她隱約知道曾祖父的故事,開始深入研究後,不只了解曾祖父,也認識了台灣的歷史。吳亭樺是哈佛大學三年級學生,主修經濟系、副修政府學系。但完全沒想到會被同樣是學生的人用粗暴對待的方式拉出場外。
吳亭樺說,聯盟的跨領域成員也都在學習彼此的經驗,來自中國的成員告訴她,很想知道以前海外台灣人如何推動民主,讓海外中國人也能促進中國的自由發展。這一切都始於吳亭樺高二那年開始對曾祖父施江南在228事件受難的歷史感到好奇。
哈佛生吳亭樺抗議中國大使演講,從小志願當醫生為保護台灣民主轉系 (中央社)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日前在哈佛演講遭學生嗆聲。謝鋒20日應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(Harvard Kennedy School)「大中華學生會」(Greater China Society)邀請在「中國會議」(China Conference)開幕致詞,講題是「中國式現代化、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美關係」。
「我了解越多台灣史,就越感到有必要保護台灣得來不易的自由」,吳亭樺於是開始接觸兩岸、外交議題,對她這個「科學人」來說,對這些原本都很外行。而她自已看到西藏同學高度積極、熱切談西藏議題,也給她很大的刺激,希望台美人社群也能像他們一樣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一步一趋网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